欢迎您的到来,请登录注册 繁體中文
首页 > 书库 > 女主她不想吓人

第106章 纸包鸡 文 / 八月尽欢

    。

    据肖健考证,纸包鸡传世150年,起源于清代,在梧州民间始创。自清代咸丰年间起,被列为梧州府府台宴请宾客的主菜。民国初年,梧州北山脚下同园环翠楼,掌厨师傅在选材、配料、刀工、调味、火候等方面,对纸包鸡的制作技艺作了全面提升,酒楼从此名声大振、客似云来。1983年,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全国烹饪美食大赛,梧州名厨陈北水先生应邀参赛,纸包鸡名扬京华,赢得了”中国一绝”的美誉!2012年,美食界知名人士林艳光,首创保鲜便携装麦劲堡纸包鸡,使传世150年的梧州特产纸包鸡发展成为美食中的”广西手信”,领潮梧州本土美食文化迈进产业化发展的崭新时代!2014年,林艳光创立新粤西楼,对纸包鸡制作技艺作了进一步创新,一改以往的隔纸浸炸烹饪法为酱烤烹饪法,使纸包鸡进入”酱烤时代”。2014年,”梧州纸包鸡制作技艺”项目入选梧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折叠

    编辑本段

    梧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4年,”梧州纸包鸡制作技艺”项目入选梧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该项目类别为民间传统技艺,申报和保护单位为新粤西楼,代表性传承人为林艳光。

    中国当代著名国学家、文化学者肖健,撰写题为《纸包鸡入选梧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活态流变特性引领梧州本土美食产业化发展》学术论文。学术论文指出,”梧州纸包鸡制作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给人的最大感受,它的最大价值、最难能可贵之关键,在于经历了150年的传承,仍然保持着活态流变的特性:纸包鸡作为一种大众日常美食和梧州本土代表性特色美食,纸包鸡的文化内涵和制作技艺经历了长时间的传承,至今仍能明确地追索到它的渊源,而它又并非停留在一成不变的固有状态,还随着时代的发展,保持着活态流变的特性和创新发展趋势,纸包鸡由此充当了梧州本土美食文化产业发展引领者的角色,对”梧州手信文化”的发展起到重要的示范、带动、提升作用!活态流变的特性和创新发展趋势,是纸包鸡文化的灵魂!

    学术论文指出,根据文化定位和学术考证,”梧州纸包鸡制作技艺”以下简称”纸包鸡”的非遗文化特性,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体现为丰富的文化内涵、鲜明的文化寓意和独创的制作技艺,明确的地域文化渊源流变,广泛、高度的社会认同。

    1、丰富的文化内涵、鲜明的文化寓意和独创的制作技艺。

    纸包鸡堪称梧州传统节庆美食文化的第一道菜!俗语有云”无鸡不成宴”,在中国,大凡节庆、喜庆筵席,以鸡肉作为主要菜肴是不可或缺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纸包鸡更打破了以往美食范畴中”食在梧州”必须”来梧州食”的传播地域局限,发展成为美食中的”广西手信”,充当了梧州本土美食文化产业发展引领者的角色,对”梧州手信文化”的发展起到重要的示范、带动、提升作用!纸包鸡进入”酱烤时代”,制作技艺和风味系列食品的创新,使得纸包鸡的文化内涵得到了丰富、文化外延得到了拓展、品牌价值得到了提升。

    2、明确的地域文化渊源流变。

    梧州是一座有着4100年以上文明史的古老城市,司马迁《史记》云:”上古舜帝南巡狩,崩于苍梧今广西梧州之野。”梧州的文明史始于舜帝,化的发祥地,古代岭南地区和珠江流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多元的、光辉灿烂的上下五千年文明!古往今来,流传着”食在梧州”的说法,只要到过梧州,也到过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一带品尝过岭南美食的人们,都能感受到,岭南地区尝之不尽的各种美食都源于梧州风味,纸包鸡正是梧州美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纸包鸡在梧州民间始创,起源于清代,传世150年。

    3、广泛、高度的社会认同。

    纸包鸡传世150年,起源于清代,在梧州民间始创。自清代咸丰年间起,被列为梧州府府台宴请宾客的主菜。民国初年,梧州北山脚下同园环翠楼,掌厨师傅在选材、配料、刀工、调味、火候等方面,对纸包鸡的制作工艺作了全面提升,使之色、香、味更佳,酒楼从此名声大振、客似云来。后来,梧州粤西楼等酒楼,也因做纸包鸡而享负盛名。1932年,粤军将领陈济棠特派专机来梧州,空运纸包鸡回广州品味。1983年,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全国烹饪美食大赛,梧州名厨陈北水先生应邀参赛,纸包鸡名扬京华,赢得了”中国一绝”的美誉!纸包鸡传承了150多年,如今不但成为梧州传统名菜,而且名扬海内外,外地游客凡到梧州,都以能品尝到纸包鸡为一大快事。虽然纸包鸡150多年来传承不衰,深受梧州本地市民和海内外游客青睐,但先前那种即煮即食,无法保鲜、不便携带的制作技艺,显然已跟不上当今社会的发展步伐。2012年,梧州美食界知名人士、广西烹饪协会理事、梧州饮食业商会副会长林艳光,率先提出要对传统纸包鸡在制作技艺上进行革新,他在梧州饮食业商会的指导下,首创保鲜便携装麦劲堡纸包鸡,打破了以往美食范畴中”食在梧州”必须”来梧州食”的传播地域局限,使传世150年的梧州特产纸包鸡发展成为美食中的”广西手信”,对”梧州手信文化”的发展起到重要的示范、带动、提升作用!林艳光率先以传统纸包鸡为突破,义无反顾地肩负起了探索梧州本土美食产业化发展的时代使命!2014年,林艳光在”广西手信”保鲜便携装麦劲堡纸包鸡的基础上,创立新粤西楼,对纸包鸡制作技艺作了进一步创新,一改以往的隔纸浸炸烹饪法为酱烤烹饪法,使纸包鸡进入”酱烤时代”。同时,研发出纸包鸡风味系列食品,使得纸包鸡的文化内涵得到了丰富、文化外延得到了拓展、品牌价值得到了提升。

    二、体现为历史的悠久性和清晰、明确的传承脉络,文化内涵和制作技艺一脉相承且活态流变。纵观纸包鸡传世150年的文化发展史,可以明确划分为始创和改良期、发展期、创新期三个时期。

    1、第一个时期是,由清代在梧州民间的始创,延伸到民国初年,以梧州北山脚下同园环翠楼的掌厨师傅为代表的改良,即始创和改良期;

    ...

上一页        返回书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