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的到来,请登录注册 繁體中文
首页 > 书库 > 一妃虽晚不须嗟

第一百二十五章 雷池 11 文 / 伪装清纯

    本次发布为防盗版,勿点,正文上午八点前换上,到时未显示请刷新

    刘禹锡772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12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3一说是匈奴后裔。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贞元九年,进士及第,释褐太子校书,迁淮南记室参军,进入节度使杜佑幕府,深得信任器重。杜佑入朝为相,迁监察御史。贞元末年,加入以太子侍读王叔文为首的“二王八司马”政治集团。唐顺宗即位后,实践“永贞革新”。革新失败后,宦海沉浮,屡遭贬谪。会昌二年,迁太子宾客,卒于洛阳,享年七十一,追赠户部尚书,葬于荥阳。4

    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留下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著有刘梦得文集刘宾客集。5

    贬谪生涯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正月,唐德宗驾崩后,李诵即位,是为唐顺宗。原太子侍读王叔文、王伾素有改革弊政之志,这时受到唐顺宗信任进入中枢。刘禹锡与王叔文相善,其才华志向尤受叔文器重,遂被任为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参与对国家财政的管理。这段时间里,刘禹锡政治热情极为高涨,和柳宗元一道成为革新集团的核心人物。“二王刘柳”集团在短短的执政期间采取了不少具有进步意义的措施,但由于改革触犯了藩镇、宦官和大官僚们的利益,在保守势力的联合反扑下,很快宣告失败。唐顺宗被迫让位于太子李纯,王叔文赐死,王丕被贬后病亡,刘禹锡与柳宗元等八人先被贬为远州刺史,随即加贬为远州司马。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八司马事件”同时贬为远州司马的共八人,史称“八司马”。此后,刘禹锡在朗州近十年。期间,刘禹锡创作了大量寓言诗,表达了对当朝权贵的极大不满,又写了许多赋来表达自己不甘沉沦的雄心。由于接触当地民间歌谣,从中吸取了营养,他的诗歌创作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同时,他还写了多篇哲学论文,最重要的便是与柳宗元天说相呼应的天论三篇。

    元和九年十二月815年2月,刘禹锡与柳宗元等人一起奉召回京。次年三月816年,刘禹锡创作了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一诗,得罪执政,被贬谪到更远的播州去当刺史,幸有裴度、柳宗元诸人帮助,改为连州今广东连州市刺史。此后,刘禹锡在连州近五年。7

    元和十四年819年,刘禹锡因母丧才得以离开连州。长庆元年821年冬,刘禹锡被任为夔州今重庆奉节县刺史。长庆四年824年夏,调任和州今安徽和县刺史。

    宝历二年826年,刘禹锡奉调回洛阳,任职于东都尚书省。从初次被贬到此时,前后共历二十三年。1

    诗歌内容

    刘禹锡的山水诗,改变了大历、贞元诗人襟幅狭小、气象萧瑟的风格,而常常是写一种超出空间实距的、半虚半实的开阔景象,如“水底远山云似雪,桥边平岸草如烟”和牛相公游南庄醉后寓言戏赠乐天兼见示,“野草芳菲红锦地,游丝缭乱碧罗天”春日书怀寄东洛白二十二杨八二庶子。再如望洞庭;在这静谧空灵的山光水色中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情感,构成了一种恬静平和的氛围。不过,虽然刘禹锡说过“能离欲则方寸地虚”,但是他积极参与永贞革新,其实还是要在社会中实现人生理想;他的性格也比较倔强,受道家影响,诗中倒是常常表现出高扬开朗的精神。如秋词二首之一、同乐天登栖灵寺塔,都有一种高扬的力量。由于有了含蓄深沉的内涵、开阔疏朗的境界和高扬向上的情感,刘禹锡的诗歌便显得既清峻又明朗。刘禹锡又多次贬官南方,这也是民歌盛行的地方,所以刘禹锡常常收集民间歌谣,学习它的格调进行诗歌创作,如白鹭儿诗以隐喻方式写自己孤高的情怀,但用的是轻快的民歌体。还有一些完全仿照民歌的作品,如竹枝词杨柳枝词堤上行蹋歌词浪淘沙词西塞山怀古等,都很朴素自然、清新可爱,散发着民歌那样浓郁的生活气息,以下两首尤为传神堤上行三首之二、竹枝词二首之一。10

    作品风格

    刘禹锡及其诗风颇具独特性。他性格刚毅,饶有豪猛之气,在忧患相仍的谪居年月里,感到了沉重的心理苦闷,吟出了一曲曲孤臣的哀唱。但他始终不曾绝望,有着一个斗士的灵魂;写下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重游玄都观绝句以及百舌吟聚蚊谣飞鸢操华佗论等诗文,屡屡讽刺、抨击政敌,由此导致一次次的政治压抑和打击,但这压抑打击却激起他更为强烈的愤懑和反抗,并从不同方面强化着他的诗人气质。他说“我本山东人,平生多感慨”谒柱山会禅师。11

    刘禹锡早年随父寓居嘉兴, biqux常去吴兴拜访作为江南著名禅僧兼诗僧的皎然和灵澈,据其澈上人文集纪自述,当时他“方以两髦执笔砚,陪其吟咏,皆曰孺子可教”,这一早年经历对其后来的诗歌创作影响很深。

    刘禹锡的诗,无论短章长篇,大都简洁明快,风情俊爽,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直气势。诸如“朔风悲老骥,秋霜动鸷禽。不因感衰节,安能激壮心”学阮公体三首其二、“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始闻秋风

上一页        返回书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