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的到来,请登录注册 繁體中文
首页 > 书库 > 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

为后世子孙万代计 文 / 木兰竹

    无论是朱标的预想,还是朱元璋的预想,都还需要时间筹备。

    远航不是小事,又是一笔令人头疼的经济仗。

    陈东等人要至少明年才能返航。靠近北边的航线秋冬集结很容易遇到冰山,要到了仲春出发才最为安全。

    等陈迪多往返几次,摸索出更多安全的路线后,他们就算没有蒸汽机,顺着季风和洋流的方向,每年也能做往返几次。

    陈东等人安心住下,指导已经变成皇庄的陈家庄园中的农夫们种植新作物。

    如果是农夫自己的田,他肯定不敢贸然种植新的作物。但主人家的田,主人家自己说了算。他们很积极地学习新作物的种植方法。

    陈东看着耕牛和马匹、骡子、驴,满脸羡慕。

    最初看到这些没见过的动物,陈东被吓了好大一跳。知道这是这个大陆上的人驯服的动物后,擅长学习的陈东很快就学会了和这些动物相处。

    “我们那没有可以耕地的牛,只有很凶猛的牛。”陈东磕磕绊绊道,“还有很大的……鸡?”

    陈东不确定他们驯养的大鸟能不能叫鸡。

    朱标知道,陈东说的是火鸡。

    记住网址

    在浩瀚的宇宙中,有生命存在的星球是奇迹,有智慧生物存在的星球是奇迹中的奇迹。

    在有智慧生物存在的星球上,文明的发展也需要看运气。

    后世有许多研究美洲文明的书籍,总会悄悄藏一些和事实不符合的思想,好像美洲文明在殖民者到来之前,过的是野人般的生活。

    不知道何时,连玉米、土豆、红薯等驯化,都变成了西方殖民者的功劳。

    其实就算没有研究过美洲的历史,只看华夏自己的历史书,在明中后期,玉米已经传到了明朝。即使明朝统治者没有重视,玉米的模样已经被描绘下来,和现代玉米模样几乎没有区别。

    没有哪一种农作物,会在短短一百年就能进化完善。

    如果有机会去玛雅文明遗址旅游,旅客们会看到一副玛雅人向太阳神进献玉米的壁画。考古学家已经确定,玛雅文明主要的粮食就是玉米。

    希瓦托特拉岩洞遗址中发现了仿佛麦穗一样的原始玉米,那是距今九千年的事。九千年时光,美洲人的智慧,为世界奉献了三种高产的作物,和许多风靡世界的调料和蔬菜。他们并不是只知道采集和打猎的野蛮人。

    美洲文明没有发展起来,只是运气不够好。

    一块孤零零的大陆上人太少了。他们最适合发展文明的维度,又只是中美洲狭窄的一小段——在这个时间已经灭亡的玛雅文明,和还存在的印加帝国、阿兹特克帝国都在这个纬度内。

    缺少交流,连战争都只是在小小的区间内,如孟子所言,“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死于安乐”。

    他们缺少旗鼓相当的对手,就没有前进的动力。当他们终于遇到对手的时候,这个对手已经强大得他们无法抵挡。

    其余的诸如地表没有浅层铁铜矿、没有驯化大型动物之类,都只是表面原因。

    如果他们有数量很广的旗鼓相当的对手,他们就算靠人命去堆,也会把铁铜矿从地底下挖出来。能制造出玛雅金字塔的文明,肯定也能从地底下挖出来铜铁矿。他们没去挖,只是因为石制的武器已经足以让他们在双脚能到达的范围称雄罢了。

    实际上印加帝国和阿兹特克帝国的金属冶炼和打造工艺已经较为完善,只是只用来打造贵族所需要的器皿和供奉神灵的祭祀用品,只有极少数的贵族士兵才会使用青铜器武器。

    出土的美洲文明陶土玩具中都有轮子和车架,但同样因为没有必要,这些东西都没有成为生活工具。

    陈东来到北京后,视野中全是新奇的事物,令他目不暇接。

    他已经在脑海中想着,要怎么让羊驼拉车;能不能驯服狂暴的野牛;家乡是不是也有可以打造出铁器的矿产……

    他还在想,能不能用便捷的纸笔记录下只有巫才懂的符号,也创造出能让其他人阅读的文字。

    朱标看着满脸都洋溢着对未来美好期望的陈东,心里不由有些泛酸。

    陈东并不知道,一百五十年后,他们就要濒临灭族。

    现在大明先找到他们,先为他们开了一扇通往未来的小门,不知道他们能不能逃过既定的悲惨命运?

    现在欧洲大陆还被卷入英法百年战争中,文艺复兴思潮刚刚出现萌芽。欧洲文明从封建领主制度往封建帝王集权发展后,才会进入大航海时代。

    所以给予美洲人民的一百五十年时间,仍旧会存在。能抓住这个机会拯救他们的人,只有他们自己。

    大明只是他们抓住的机会,仅仅是机会。

    如果他们没抓住机会,一百五十年后,大明不可能出兵帮助他们。我们又不是世界巡警,救不了世上所有人。

    不过朱标有一件事可以立刻改变历史。

    他对自家老爹道:“爹,你看,迪叔肯定能证明地面是球形的,我们是不是该做点什么,为世界做贡献?”

    朱元璋往嘴里塞了一根红薯条,懒洋洋道:“什么贡献?”

    朱标把自己让人做的简易不标准地球仪拿出来,道:“为了更好的在全球航行的时候定位,我们划分经纬线吧。”

    朱元璋询问了什么是经纬线和时区之后,觉得确实非常有必要。

    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会对天文历法进行修正,朱元璋也不例外。

    他这一代能证明地球是球形的,那不搞一个大的,让后人都用咱们大明的标准?

    朱元璋摸了摸下巴的胡须,道:“这起始线,穿过南京的龙椅如何?”

    朱标哭笑不得:“如果皇上要重修宫殿怎么办?不如穿过天坛中轴线?天坛不住人,就算重修也可以继续修。”

    朱元璋想了想,叹气道:“好吧,天坛确实更合适。”

    于是在朱标的蓄谋下,明太|祖轻描淡写就把0时区和0号线放到了南京。

    后世学生们对此感恩戴德。

    他们计算时区和经纬线的时候,比朱标前世时不知道简便多少。

    “我们派人出航的时候,顺便计算一下地球的面积。”朱标乐呵呵道,“我们船队的地图先别弄东大陆,其他的都标注好,方便全世界百姓。”

    朱元璋瞥了儿子一眼,似笑非笑:“标儿,你一定在想什么坏主意。”

    朱标理直气壮:“没有坏主意!我只是在为他们制定标准。你知道标准有多重要吗!对了,我们历法也改一改吧。年号仍旧能沿用,但如果将来没皇帝了,我们就只能用别人的历法了。弄个黄帝历炎黄历好不好?或者盘古历!”

    兴奋、兴奋!

    朱元璋一琢磨,还真是这么一回事。

    朱元璋现在已经接受了“明朝会灭亡”,并且他表示“明朝后谁他妈再当华夏的皇帝我诅咒他坐上龙椅就暴毙”。没有年号,这历法就得提前弄好。否则用外国人的历法,多丢脸?

    “确实,让钦天监的人商量商量。”朱元璋道,“他们翻翻史书,应该很快就能制定出来新历法,到时候新历法和年号并行。标儿,你还有什么想法,都一口气说出来。”

    朱标很不客气的从怀里掏出厚厚一本书,从天文历法到地理名词再到数学物理化学术语等,都写了如何定义的建议。

    朱标不是专业人士,这些要交给专业人士来制定。他只是抛砖引玉。

    后世人都知道,“标准”等于话语权。不趁着大明屹立世界之巅的时候把话语权制定了,被西方人抢占话语权后,很多学者就会越学习西方人占据主导权的领域科学(特别是人文社科),越被洗脑。

    朱标不知道华夏将来会不会再次沉沦,但现在老祖宗把“标准”定下,子孙后代重建华夏辉煌的时候,就能拿着史书“自古以来”,不用从零开始,用别人的标准。

    朱元璋翻看着朱标的书,心中浮现一句话,“为后世子孙计”。

    朱元璋笑道:“这确实很重要。礼部那些人天天闹着一会儿复原这个朝代的礼仪,一会儿复原那个朝代的礼仪,不如让他们吵这个,还有意义一些。”

    朱标使劲点头。没错没错,复兴周礼不如给全世界定下礼仪标准。

    朱元璋瞥了朱标一眼,又道:“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朱标又掏出一本厚厚的书:“新的天书?”

    朱元璋赶紧把书抢走,然后狐疑地打量朱标。

    今天的朱元璋仍旧不知道,为什么儿子怀里能揣进那么多东西。

上一页        返回书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